01《中秋》
作者:苏槿,萧三闲
索书号:K892.18/15
馆藏地:图书馆—三楼东侧社科四区
推荐理由
在一年的时序中,中秋节所在的秋季中期,天气不冷不热,白昼与夜晚均等,农忙秋收已过,是时候好好享受生活,迎接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季,并为来年绸缪打算了,秋高气爽,携一轮明月,邀约亲朋好友,在桂花香里 南宫体育,着皎洁月光,品着丰收的味道,因此,中秋之美,美在普通人眼里,美在诗人笔下,美在画家纸面,是静逸而深情的,是多思而美好的,不似别的节日那样热闹,却远比其他节日更具特殊的人文气质。
《中秋》不仅介绍中国节的风俗,美食,传说,历史,传承,更通过精美插画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中国节的魅力,让读者不仅了解每个节日的历史渊源,传承发展,还能了解一些跟节日有关的诗词经典,传统习俗,书稿的插画随文而画,灵动鲜活 南宫体育,为图书增添了不少亮色。
02《傅雷家书》
作者:傅雷
索书号:K825.6/315
馆藏地:图书馆—三楼东侧社科四区
推荐理由
周国平曾说:《傅雷家书》从做人道理到艺术修养,书里的每封信,都是一份文化遗产,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,《傅雷家书》中的每一句话都浸透着傅雷夫妇的人生智慧与爱 南宫体育,对子女,对人生,对祖国的爱,《傅雷家书》以傅雷长子傅聪的留学打拼经历,情感婚姻之路为主线,精心选编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,内容偏重“人伦日用”,突出傅雷“真诚待人,认真做事”的“做人”准则,少了文化艺术的长篇论述,多了日常生活的短小故事,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,严肃不失亲切,深刻不离日常,以小见大,乐在其中,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,也利于青年学子在阅读中理解父辈,增进沟通。
03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》
作者: 老杨的猫头鹰
索书号:B84-49/200
馆藏地:图书馆—三楼东侧社科四区
推荐理由
23个热气腾腾的故事,专治对生活过敏 南宫体育,对人间水土不服等疑难杂症,帮你找出被生活藏起来的糖果,23个成全自个儿的活法,让你在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。
让你看到“人间失格”和“人间值得”的心态会产生多大的差距,让你看到“随波逐流”和“心甘情愿”的活法有多大的不同,让你知道“每况愈下”和“蒸蒸日上”的根本原因在哪里,让你明白“死气沉沉”和“热气腾腾”的主要差别是什么,提醒你“生而为人,一定要热爱点儿什么”,奉劝你“要容得下别人的风光,要按得住自己的嚣张”,嘱咐你“你要快乐,不必正常”,警示你“要活得漂亮,还要耐脏” 南宫体育,并希望你“保持热爱,奔赴山海”,既然已经登上了生活的贼船,那就做个快乐的海盗,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人,保持热爱,奔赴山海。
04《我们仨》
作者:杨绛
索书号:K825.6=76/38
馆藏地:图书馆—三楼南侧社科五区GJK
推荐理由
《我们仨》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,1998年 南宫体育,钱钟书逝世,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(1997年)先他们而去,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,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,点点滴滴,结成回忆录《我们仨》,这本书分为三部分,前两部分中,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,独特的笔法,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,第三部分,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,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,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,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,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:战火,疾病,生离死别……不论暴风骤雨,他们相濡以沫,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的庇护所。